{ SKIP }
文:MenClub 魏文青  
POSTED ON 01 Nov 2023

「CP值」(性價比、Cost-Performace Ratio)呢個概念,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,但你哋又有冇聽過「TP值」(Time-Performance Ratio,可譯做性時比)呢個概念?日本書籍《TP經濟學》嘅作者廣瀨涼日前於《集英社Online》上撰文,表示日本年輕人極度著重「TP值」,結果導致佢哋非常抗拒入場睇戲,但就算喺屋企睇,有近半人都會以倍速播放、又或先睇劇透,用盡每一分每一秒。

日本Z世代對電影內容的消費意識。左為「CP值重視」比率,右為「TP值重視」比率

日本Z世代觀看電影時嘅行為,上至下為「分心做其他事」、「倍速播放」、「跳住睇」及「先睇劇透」
條狀圖顏色深至淺為「經常做」、「偶爾做」、「不太會做」及「從未做過」

如果「一蚊買到幾多嘢」就係所謂「CP值」的話,咁「TP值」就可以理解為「一分鐘做到幾多嘢」。據廣瀨涼指,當一個人嘅時間金錢有限,但接受嘅信息量越黎越大、佢本身關注嘅嘢又多,而且從社交平台上能夠搵到大量帶來類似體驗嘅內容 (以電影黎講,即係嗰啲「五分鐘講電影」),人們消費「自己不真正感興趣嘅嘢」時就會變得非常謹慎,會傾向只將時間金錢用於「真正感興趣嘅事」上,以慳返不必要嘅金錢及時間消耗。同時由於網絡變化瞬息萬變,有時你決定進行某種消費或活動,個熱潮已經過咗。以「睇戲」一事為例,之所以會近半年輕人選擇先睇劇透,其實就係佢哋希望對沖「浪費時間」嘅風險,希望入場前就確保套戲係好睇嘅。

另外廣瀨涼亦表示,年輕人眼中「睇一套唔鍾意嘅戲」嘅損失,並唔係單單戲飛錢、入場時間等,更重要係失去用同一個舊錢及時間可以做、其他可能更有趣嘅嘢,亦即係經濟學中嘅「機會成本」。而呢種「明明唔睇呢場戲,可以去做某某事」造成嘅負面情緒,亦係年輕人眼中嘅「損失」。由此可見,入場睇戲既唔平、又充滿 (套戲可能唔好睇) 嘅不確定性,就算好睇你都唔能夠同時做其他嘢,甚至被佢影響到自己情緒,加上電影由院線進入串流平台嘅時間間距越黎越短,而喺屋企睇戲基本上能免除以上所有缺點,所以日本年輕人就越黎越少入戲院睇戲。

資料來源:集英社Online

巴裔美國演員兼棟篤笑表演者Kumail Nanjiani日前在Podcast節目透露,當年佢答應出演《永恆族(Eternals)》超級英雄「金戈(Kingo)」時,就同Marvel簽咗6部電影合約,並以為會係自己未來10年嘅事業重心。點知電影上 ...
hobby
【MCU】《永恆族》失利前已簽6部Marvel電影 Kumail Nanjiani:還以為會是我未來10年的工作
25 Aug 2025
據《Bloomberg》記者Mark Gurman爆料,Apple正考慮為即將發布嘅iPhone 17 Air推出一款全新手機殼,設計類似iPhone 4時期嘅bumper case。呢款手機殼只會包住機身邊框,旨在提供基本保護嘅同時,唔會太影響手機嘅輕薄 ...
hobby
【科技】Apple正考慮為iPhone 17 Air推出邊框手機殼 類似iPhone 4的bumper case
25 Aug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