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 SKIP }

POSTED ON 22 Mar 2019
日本90年代的JDM跑車中有所謂的四大天王,日產Skyline GT-R(R32)、本田NSX(NA1)、豐田Supra(JZA80)和三菱GTO(Z15A),唔好問點解冇萬事得RX-7(FD3S),因為我心目中的四大天王就是這四部。四大天王中我們曾先後介紹了GT-R、NSX、Supra,今日終於來到最後一個天王:GTO。雖然GTO的名聲不及其他三者,但GTO肯定是四大天王中擁有最多高科技設備:四驅、四轉、自動升降頭唇和自動降升尾翼,但成高科技、敗也高科技,因為它是四者中車身最重(1,600kg),大大影響它的性能表現,不過對三菱fans來說,GTO仍是他們心目中的神!

眼前的GTO屬於後期款式,和前期的分別在於初版用跳燈,而後尾期採用明燈,此次改動的原因是配合相應交通法例,情形跟NA1(跳燈)和NA2(明燈)一樣。對我來說,個人較喜歡跳燈的GTO,所以也較喜歡NA1多於NA2。後期款式除了頭燈有別之外,連四輪轉向(四轉)也被取消了,不過整體操控沒太大影響。

雖然GTO的車身重過其他三款天王,但由於GTO車體較闊和較矮關係,所以整體形態仍然很吸引,好像伏於地上準備向前撲出的猛禽一樣,純以形態來說,GTO是惡過其他三款。然而,由於車身較重關係,所以輪胎的損蝕率也高於其他三車,這是準備入手GTO朋友要注意的地方。

尾期版本沒有四輪轉向,但操控仍然精彩,原因受惠於它的車體夠闊。
對比另外三部天王,GTO的車廂是最不起眼,尤其是那個四幅式軚環,很難將它和跑車身份聯繫起來。
雖然四幅式軚環唔夠跑車,但中控台上方設有三個圓表,左至加分別是油溫、turbo壓力表、水溫和電子鐘。
看似冇咁睇頭的前座椅,但其實內藏玄機,因為左右腰位可以作微調,可以將駕駛者夾緊一點。

不論前期或是後期,所有GTO都配同一台編號6G72的3公升V6 DOHC 24V Twin-Turbo引擎,最大馬力280匹,最大扭力43.5kgm,以6速手波驅動四輪。剛才提到車身較重關係,所以起步加速反應不及其他三款,但3,000rpm打後的表現就很狂猛,輸出反應相當結實。

至於操控方面,雖然車身較闊,但未影響攻彎表現,只是在處理連續彎角時未及GT-R或NSX般sharp醒,但缺點也是優點,就是(車體闊)馬步很穩紮,令人有信心「質」入去,好玩程度不下其他三款。


GTO的二三事
三菱陣營中最早使用GTO名字的產品,不是GTO,而是1970年推出的Galant GTO,在七年的生產期共推出三款型號:A53C、A55C、A57C,三者分別在於不同排氣量(1.6至2公升)及馬力輸出(110匹至125匹)。另外,Galant GTO採用當年十分劃時代的無B柱掀背設計,後期於1973年推出的豐田Celica Liftback也「參考」了它的造型。
雖然GTO一代而終,但要說它的前身,應該是1982年面世的Starion(史泰龍),本身Starion有兩個版本,一個標準版,另一個拋沙板(見圖),其中以後者最有型。至於動力方面,有2公升和2.6公升兩款。
自Galant GTO於1977年停產之後,三菱未曾再使用GTO這個名字,直至1990年推出GTO之後,不過為免海外市場誤認為法拉利250GTO,所以出口的GTO一律稱之為3000 GT。圖中版本為前期型號 ,採用當時流行的跳燈設計,亦是個人認為最靚的一款GTO。

引擎:V6 Twin Turbo

排氣量:2.972cc 

馬力:280ps

扭力:43.5kgm

傳動:六前速手波

驅動:前置引擎;四輪驅動

制動:通風碟(前);實心碟(後)

懸掛:麥花臣(前);雙搖臂(後)

尺碼:4,590 × 1,840 × 1,285mm

軸距:2,470mm

車重:1,600-1,730kg

「買得Polo,好心你俾多些少買Golf 1.4(150匹)啦!」 我多事,加把咀「咁買得Golf 1.4,點解又唔添多啲買GTI或Golf R呀?」 好在,地球仲有好多小車fans,亦都有個叫Volkswagen嘅老招牌 繼續陪佢哋癲,推出好似Gol ...
autoreviews
【一公升Turbo當道】Volkswagen Polo 1.0 TSI
06 Nov 2017
「而家啲車唔靚」已經流傳於環球車迷口中約20年。 我唔敢話將近2018呢刻,全球車廠已覺悟前非,部部新車皆「靚女」,但近年,德國、日本都有唔少令人睇得舒服順眼,又獨具風格嘅新盤。 包括今次MenClub到德國試駕嘅V ...
autoreviews
【不用看藍天碧海】Volkswagen Arteon
03 Nov 2017